耳聾和聽力缺損
聽力缺損屬于不能像有正常聽力的人一樣聽見聲音。出現聽力缺損者可能會有聽力困難或者耳聾。如某人無法聽到任何聲音,那么就屬于耳聾。
聽力缺損可通過遺傳獲得,因患有母體風疹或者出生并發癥,以及諸如腦膜炎等某些傳染病,使用耳毒性藥物,接觸太多噪音以及老齡化而致。
如果常見的病因在初級衛生保健層面得到解決,就能使約半數的所有耳聾和聽力缺損問題得以預防。
哪些可預防的原因最需要受到關注?
● 在工作和娛樂時暴露于強烈的聲音
● 耳部和其它感染,如腮腺炎和麻疹
● 耳毒性藥物
關于耳聾的幾個事實
全世界有數百萬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其中絕大多數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他們往往無法獲得適當的耳部和聽力保健服務。
沒有適當的干預措施,聽力損失對受影響者的生活構成重大挑戰。一系列公共衛生措施可以預防許多導致聽力損失的原因。通過康復、教育和賦權等方式可使聽力損失者充分發揮其潛力。
提高認識并擴大提供初級保健服務可幫助減少聽力損失的患病率和不良影響。
全球大約有 4.66 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
這超過世界人口的 5%——其中 3400 萬是兒童。除非采取行動,否則到 2030 年將有近 6.3 億人罹患殘疾性聽力損失。到 2050 年,這個數字可能會增加到 9 億以上。
聽力損失得不到處理,每年給全球造成的費用達 7500 億美元
聽力損失得不到處理,就會帶來高額成本。這些成本涉及衛生、教育和就業部門,也有與生產力損失有關的成本。解決聽力損失的干預措施,包括預防、篩查和提供聽力設備等均具有成本效益。
3400 萬名兒童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
據估計,每 1000 個嬰兒中多達 5 個在出生時即有聽力損失或在出生后不久患上聽力損失。聽力損失可對兒童的發展和教育成績產生重大影響。早期發現聽力損失后及時采取適當的干預措施可幫助確保耳聾和聽力損失兒童在社會上享有平等的機會。
慢性耳部感染是導致聽力損失的一個主要原因
兒童聽力損失 30% 以上是由麻疹、腮腺炎、風疹、腦膜炎和耳部感染等疾病所引起。據估計,全球有多達 3.3 億人患有慢性耳部感染或慢性中耳炎。如果得不到治療,慢性耳部感染會導致聽力損失,并可能引起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和死亡。慢性耳部感染是可預防的,可以通過藥物和手術進行有效管理。
65歲以上人群中近三分之一受到殘疾性聽力損失影響
聽力損失得不到治療,可能導致人們因溝通不力而遭到排斥,從而促發孤獨感、挫折感和社會隔離感。老年人的聽力損失還與早期認知衰退和癡呆癥有關。年齡相關的聽力損失可以通過包括助聽器等各種手段得到有效管理。
可以通過公共衛生行動預防 60% 的兒童聽力損失
預防聽力損失的策略包括:
● 加強孕產婦和兒童衛生保健規劃,包括免疫規劃;
● 實施嬰兒和基于學校的聽力篩查;
● 對衛生專業人員進行聽力保健培訓;
● 使聽力設備和溝通方面的治療便捷可得;
● 監管和監測耳毒性藥物的使用和環境噪音;
● 提高認識,促進聽力保健,減少恥辱感。